眼下正是江南春蠶豐收上市的時節,這幾天,高財蠶桑專業合作社里一派忙碌景象。
下午兩點,蠶農李大伯載著50公斤蠶繭來到高財蠶桑專業合作社,從稱重到付款,整個交易過程不到兩分鐘。“這批蠶繭我賣了2000多元,相比去年是少了點,但總體而言,今年的收購價也不算低。”
記者在收購點等待了半小時,看到蠶農們陸續前來售賣蠶繭。合作社負責人許根財告訴記者,蠶繭收購價根據市場波動而定,今年,每擔蠶繭收購價為2000元。“這幾年,蠶繭收購價波動較大,價格區間在1500元至2600元每擔。今年這個價格,農戶每張春蠶的收益在2500元左右。”
為了提高春蠶存活率,降低農戶飼養難度,一直以來,合作社會在發放蠶種前,提前進行小蠶飼育,從而保障農戶收益。“今年,我們在飼育車間增設了控溫設備,經過集中飼養,能夠保證蠶種安全生長。”許根財說,為了增加農戶收益,合作社也會建議農戶飼養彩色蠶繭。
記者從縣農業農村局了解到,今年我縣春蠶飼養約9000張,4月24日發種,5月20日左右大批上簇,蠶繭每張平均產量約65公斤。由于氣溫適宜,蠶種基本無病發生,蠶絲質量較好,解舒率較高。